1、整機氣密性不合格,導致有毒有害氣體進入佩戴者呼吸系統。
2、呼吸器阻力測試不合格,由于減壓器、供氣閥或者面罩內的一項或者幾項存在一定缺陷,導致使用者在呼吸時面罩內的壓力標準超
過標準允許的范圍,此缺陷輕者引起使用人員的不適,重則將使得使用人員不能有效使用呼吸器,甚至造成生命危險。
3、面罩頭帶斷裂、視窗磨損,面罩無法與人體面部形成有效的密封,浪費呼吸用氣體,而吸氣時外界空氣進入面罩內,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。
4、警報器性能不合格或報警哨不響,佩戴者無法及時安全地撤離現場。
5、安全閥開啟壓力不合格,安全閥無法正常工作。
6、壓力表表蒙有水霧,示值不清或壓力表不準,佩戴者無法正確估計剩余作業時間,報警器發出警報與氣瓶實際儲氣量不符,無法保障佩戴者安全撤離現場。
7、減壓器漏氣,導致空氣呼吸器無法使用。
8、背板或背帶斷裂,導致氣瓶無法固定,影響作業。
9、氣瓶瓶壁腐蝕產生的附著物,如不定期檢驗清洗,可隨壓縮空氣進入佩戴者呼吸系統,對人體造成危害。
10、氣瓶瓶體嚴重損傷,如結構變形、纖維層斷裂、分層等,有爆裂風險,危及使用者人身安全。
11、瓶頸或閥體上螺紋損壞,可導致瓶閥被瓶內壓力沖出脫離瓶頸,造成人員受傷。
空氣呼吸器檢驗是保障使用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,堅決杜絕空氣呼吸器在故障狀態下使用,才能避免在搶險救援的惡劣環境下對搶險救援人員造成的人身危險,杜絕事故的發生。嚴格對空氣呼吸器進行全面檢驗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。